#8 强与弱的幻觉
#8 强与弱的幻觉
一、
有些人看起来很强,看起来不可一世。仿佛你在其面前只能低头。例如你的小组长。
有些人看起来很弱,看起来就孤零零,没有力量,没有能力。例如路边一个捡瓶子的老大爷。
强到什么地步,在职场这个场景,你说了不算,组长说了,即便不对,也可以算。是非黑白,不如官大一级。
弱到什么地步,你刚刚不屑一顾丢掉的东西(那个瓶子),对方审慎的把他捡起来,然后装进自己袋子里。你一丢掉,对方就立马捡起。
这强弱的差别有多大,看看起来就是海一般的差别,天与地的差别。但是我要告诉你,这是错觉呢?纸面的财富差距如此之大,看起来两个人的能级差别如此之大,但其实其背后,两者可以说根本性没有差别呢?
二、
多年以前,看了这么一个描述,上面说,滨州很穷。这个滨州不是美国的宾夕法尼亚,而是北方的一个小城市。这个小城市很穷。但是香港却很富。如果用GPD来衡量,香港的GDP比滨州要高100倍。滨州是1,香港是100。那么,滨州的每一个人如果人均收入一万元,香港人均收入就是百万。如果你在香港有一套房,你就可以去换滨州一百套房。
多么可怕,你在香港只是普通打工人,但是你在滨州,就可以是一等一的富豪。你如果真的把全部资产换做一百套房子,不论如何,在滨州,一辈子衣食无忧。
这让我想起一个每个小孩子都会想的事情,你在后期关卡很厉害,还只是个小兵,但如果你在新手村的第一关,你就是Boss。
你在上海一套房子,卖700w,到内陆省会就是换长沙7套房。如果你在往长沙南边走30公里,到湘潭,你就可以换21套房子。
在一个地方有21套房子,怎么都是有钱人。
上面的一换一百根本不是夸张。在香港,很多时候你一个人占有的财富,就是别的地方占有的100倍。
一比一百过于夸张,反而让人心生疑窦。这,是真相么?
三、
香港比滨州强,是用货币来计价,用GPD来计价,要高一百倍。同样一个搓澡师傅,在滨州收费30元/次,够够的。但在香港,收180元,搓澡仙人为您服务。
GDP是可以刷起来的,滨州的一切吃饭0.1,娱乐0.1,住房0.1....最后总和是1。香港吃饭是1,娱乐是5,住房是20...积累起来就是100。
你掏我口袋,我掏你口袋,一起多赚多花,这个紧密的齿轮一层层向前运转,最后就成就了巨大的差异。
就好像1美元能换7人民币。但是美元的实际购买力,肯定是没有人民币的7倍。但如果单纯的以汇率计价,两者的差异就是7倍。
这里面说明了什么,说明里面存在了巨大的套利空间!强和弱是虚幻!
在上海赚钱,甭管怎么样,去长沙,你高低都是有钱人。去美国赚钱,回到中国,你虚幻的财富就可以一下更加值钱。
另一种角度,上市不就是虚幻的一种集大成体现么。你当年的利润,按照20倍计价,一次性给你。也就是20PE。但是你真的赚到了20年后的钱了么?还没有,但是这财富一下子就给你了,而且是20倍。等于什么,等于一次性发给你20年工资。抵得上别人一辈子的财富。
四、
纸面的财富是幻觉。纸面的实力强弱也是幻觉。香港不可能比滨州强一百倍。两个地方的人民肉搏起来,香港的优势就将当然无存。
你的组长也不可能比你强十倍。以管理的人计价,他比你强10倍。他管10个,你管自己一个。但是按工资计价,他大概是你的2倍多一点。但是为什么你此刻不得不俯首称臣呢?
为什么他可以指着鼻子骂你,而部长又可以指着鼻子骂他呢?
因为语境,职场就是这样一个语境,组长不比你强10倍,但背后是比你强100倍的公司在替他撑腰。公司为了便于管理,有动力维护这个自上而下的体制。
同样,你也不比拾荒者强一百倍,人家是受制于环境,其真实的人力潜能没有发挥出来。你也不比给你洗脚的小妹强一百倍,无非是顾客和消费者的关系,出了这扇门,她不是非要尊重你不可。同样类似于老师和学生,会有很多硕博被老师拿捏,被老师PUA,然后自杀。但是我们都知道,老师不比他自己的带的学生强数十倍,只是他恰好卡着对方的门槛。而对方没有毕业前没有自己的经济收入。
强与弱是会转换的。就像是和平时代,土匪比不过做生意的富家翁。但混乱时代,最大的军阀就是天子。
五、结语
本篇内容写了比较长,但我感觉问题仍然没有谈尽。无他,封建的尊卑制,让我们把强与弱的严格定位时刻牢记在心。就好像仆人见了主子,磕头就拜,已成自然。所以自然要多谈几句,大家才可以更加认识到强与弱的相对关系。
纸面财富的差别如此之大,而实际的差别其实没有那么大。那么就产生了三重套利空间。
其一是,你处于优势地位,这种优势地位就会被放大。就像是上级之于下级,老师之于学生,尽量为自己谋取优势位置,并且打造基本盘巩固这种位置。就像是刘邦也无法永远征战天下,最好的还是,谈好利润分成,让大家一起来捍卫这套体系。如果无法在大的环境里做到优势位置,那么就在局部的环境做到优势位置。然后再去大环境。
其二是,你不处于优势地位。例如你在上海,是一个普通打工人。大厂是一个普通码农,那么你去小地方,你去小公司,你是有比较优势的。你可以一次性的把在大城市赚得的收入沽清。换来更好的生活品质。更进一步,去美国、去互联网行业,都是这个思路的极致体现。你根本不需要在这个地方做到多强,你只需要做到普通,等你再回小城市的时候,你都可以一次性换来巨大的比率差。
其三是,别人处于劣势地位。但这其实是一种假象,如果你可以背靠广大小城市,招纳小镇青年,挖掘廉价的人力。为这些人力赋能,化为自己所用。那么你就可以获得最强大的人力资源。